上海一商场外墙脱落砸中两人 致1死1伤
2016年3月8日,上海,下午4点半左右,在普陀区真北路的红星美凯龙的一处外墙突然坠落,砸中两人,导致1死1伤。据了解,这个建筑的外墙已经经历了 很多年的日晒雨淋,加之今天风大雨也大,就突然发生的较大面积的坍塌,这两名工人当时刚维修完电梯出来,水泥块掉落时正好砸中这两名路过的工人,两人伤势都比较重,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,其中一人伤势过重,抢救无效死亡。
2
温州惊现“楼脱脱” 外墙面整片整片地掉下来
继“楼歪歪”之后,温州惊现“楼脱脱”。昨天,网上的一则曝光帖,质疑温州市龙湾区的瑶南景苑是“豆腐渣工程”。从照片上看,该小区的外墙面脱落得厉害。据了解,该小区交付使用才3个多月。
楼下的小货车都被砸凹了
瑶南景苑是个安置房小区,高11层。昨天中午,居民朱先生从小区里出来,不时地抬头往空中望。从现场看,瑶南景苑的外墙面确实剥落得厉害,土黄色的外墙面整片整片地掉下来,裸露出坑坑洼洼的水泥墙体。在楼下的墙边和地下车库入口,铺满了摔碎的墙面材料。
朱先生说,他们是龙湾区瑶溪街道朱宅村村民。龙湾区在建设南洋大道时,他们的老房子被拆迁,安置在瑶南景苑,去年11月刚交付使用。
整个小区一共44户拆迁户。春节前,村民们陆续装潢,搬进新家。本来是件开开心心的事,但很快村民发现小区的墙面在脱落。
“我们出门都要小心翼翼,快进快出,怕被砸到,胆小的有时用手捂着头。”朱先生说,虽然墙面材料相对较轻,但从那么高的空中掉下来,也是很危险的。
掉在地上的墙面材料有的厚达四五厘米。此前,小区里停着一辆小货车,脱落的墙体直接砸凹了车顶。
居民朱女士说,她家有两个孩子,现在都不敢让孩子出来玩,但又怕孩子偷偷出来,管不住。
情况越来越严重。朱先生一家6口住在9楼,十几天前,他早上起来发现,脱落的外墙面倒挂下来,把他家的整扇窗户都遮住了。
“这样的房子,真的通过验收了吗?”一位村民质疑说。
解释称施工方不熟悉施工工艺
龙湾区公用事业工程建设指挥部是瑶南景苑工程的业主单位。据该指挥部拆迁安置科副科长郑加泽介绍,瑶南景苑于2013年6月8日竣工验收合格。
他说,早在拆迁户入住之前,瑶南景苑已经出现过外墙面脱落情况,这次是第4次了。
这里有个历史背景。2011年,公安部消防局规定,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必须采用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。
“这是个新型材料。”郑加泽说,施工单位可能对这个材料的性能及施工工艺掌握不到位,在施工过程中,没有清理干净底部,冲水不到位,造成黏结不牢。一旦雨水渗透进墙面裂缝,就出现了空鼓、脱落现象。
施工单位浙江锐信建设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则称,除了他们不熟悉新工艺,保温材料的配方本身可能也有问题。
在交付前,施工单位已经派人做了小范围的修补。经过和业主沟通,今年3月1日,他们再次进场施工,准备大面积维修。
“现在你们看到的脱落现场,虽然有部分是自然脱落,但很多是施工人员主动敲下来的。”郑加泽解释。
业主要求全面返工
根据有关规定,外墙面的保修期为5年。从2013年竣工验收开始算,已经过去了将近3年。施工单位一位负责人表示,虽然协议是5年,但他们会负责到底。对于施工单位的承诺,业主们似乎并不满意。
朱先生说,他们问过维修的师傅,对方坦言,这样的修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“时间长了,雨水会渗进接合口的缝隙,再次脱落。而且,有些地方虽然现在没脱落,不需要修补,但能保证以后不脱落吗?”
“今天掉一块,明天掉一块,修修补补,就算你肯负责到底,我们还不想天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呢!”朱先生说。
多位业主提出,希望小区外墙全面返工,彻底根除隐患。
3
15户居民家沉降开裂 相关部门称非房屋质量问题
“每天住得提心吊胆。”住在武汉市江汉区姑嫂树路江花苑小区的房子内,居民吴女士忧心忡忡。她家的阳台,因地面沉降开裂。而在该小区,还有多户居民家中的阳台也不同程度出现开裂。
居民们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,部门勘查后表示:阳台开裂的主因并非房屋质量问题造成,房屋的主体结构部分目前未见异常,不是危房,并建议居民自行进行修复。
一楼多户人家阳台开裂
吴女士住在江花苑小区4栋3单元104室。她介绍,她是2009年在此购买的二手房。从2010年开始,就发现房屋有轻微沉降。到2013年底,她发现阳 台出现向外倾斜现象。而现在,她家的阳台已经开裂变形,同时卧室和客厅的墙壁也出现开裂。“住在里面担惊受怕。”吴女士说,一楼的阳台直接在土面上施工, 没有打地基,也没有像2楼以上的阳台那样修横梁,怀疑从设计到施工都存在问题,为此已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多次。
楚天都市报记者在吴女士家看到,阳台上的洗衣机因地面倾斜,也呈倾斜状。阳台上安装的防盗网本应该和2楼的阳台底部相连,现在已经脱离,之间的间距达10厘米以上。
在房屋后面,可以很清晰看到阳台的外墙已多处开裂,裂口有好几条,可以放进3至5根手指头。与此同时,与阳台相连的客厅和一间卧室墙壁处,也有不同程度的裂痕。
记者沿着小区几栋楼房的墙根走,发现房屋确有明显的沉降。住在一楼的15户居民家的阳台,均有不同程序的开裂。其中,9户居民家的阳台与吴女士家的情况一样,比较严重。
物业称无法申请维修基金
小区物业经理任慧民告诉记者,江花苑小区多数房屋是还建房,还建房住户有210户。2007年12月房屋交付使用,2010年房屋开始出现沉降、开裂等问题。当时还在5年保修期内,施工方来维修过两次,但是问题没有彻底解决。
2012年底,房屋的5年保修期已到。2013年、2014年,小区周边的道路、地铁等陆续施工,房屋的沉降问题越来越厉害。
为什么不申请房屋维修基金进行维修?任慧民称,210户还建房住户,约有一半的居民房款至今没交齐,房屋维修基金自然也没交,而且“两证”没有办。而按照国家规定,申请维修基金,小区必须要有超过8%的居民签字同意才能办理,因此没办法申请。
部门称非房屋质量问题
江汉区建筑管理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接到居民投诉后,已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查看。现场勘查发现,该小区部分房屋一层阳台不同程度的开裂、错位,但是房屋的主体结构没有发现异常情况,不是危房。而阳台开裂的主要原因非房屋本身质量问题造成,而是沉降引起的拉裂。
该负责人称,江花苑小区在杨汊湖一带,地基较软。近年来,周边修建高架桥、地铁,不同程度的引起地面沉降,小区房子不存在居民所说的“房屋本身的质量问题”。
该负责人建议,如果出现问题的是公共部分,由小区申请房屋维修基金进行修缮。阳台是个人部分,建议由房屋使用人自行修缮。
江汉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表示,已接到居民10多次的反映。经现场查看,房屋填充墙部分出现几条裂缝,但梁、柱、板以及承重墙等主体结构完好。只是部分一楼阳台与地面交接处出现裂缝,并出现不同程度沉降。房屋为框架结构,不是危房。
该局称,目前,武汉市的房屋质量鉴定已经委托给25家有资质的公司办理。建议居民或者业主委员会找一家公司先做鉴定,看是否房屋本身质量问题,然后再向相关部门反映。